搜索结果

搜索
法制局局长黎某某诈骗案——

行政”违法与“刑事”犯罪,岂能等同?

杨某某诈骗无罪辩护案——

员工借款抓老板,公安替人讨债乱抓人


邱某公交车上盗窃手机无罪辩护案————

伪造证人证言,邱某从10年有期徒刑改判宣告无罪,侦查人员则锒铛入狱

王某诈骗无罪辩护案——

伪造合同逮捕人,刑事手段“真管用”!


不当得利

《不当得利(第二版)》是在2009年版基础上的修订版,从属于王泽鉴教授民法研究系列。王泽鉴教授结合近几年台湾地区法规新的修正情况,纳入最近实务案例,补充新的文献重新检视争议问题,强化说理论证,对不当得利有较为深入透彻的理解。


不当得利作为民法领域一个重要理论问题,被单列为一本专著,足见其重要性。在当前的民法判例中,与不当得利相关的问题非常繁杂,其涉及面相当广,产生的法律后果和影响也很大。本书作者旨在整理分析判例学说,建构不当得利法的理论体系。


《不当得利(第二版)》是王泽鉴教授继2014年修订《民法总则》之后,对民法研究系列丛书的又一次系统性修订。

寻找新民法

21世纪,制定民法典加入了新世纪的一些明显变化:注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、公法与私法相互工具化、契约关系的实质化以及信息社会对交易成本的革命性变化,将很难掌握未来制定民法典的方向。《寻找新民法》共分为三个单元:两岸民事立法、公私法的接轨与民法新思路。本书在两岸分别重修、制定民法典之际,为作者对两岸民法学界提出寻找新民法的典范。本书为2005年作者在北大社出版的《民事立法与公私法的接轨》的修订版。本书的预设的读者对象为大陆的法律人。

李某诈骗无罪辩护案———

车辆销分被曝光,仅抓替死鬼哪能行


洞穴奇案

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,水尽粮绝,无法在短期内获救。为了维生以待救援,大家决定抽签吃掉一人,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。威特葜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,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;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,恰好选中了威特莫尔做牺牲者。获救后,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判处绞刑。

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《哈佛法学评论》上发表的假想公案。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,五封判决书依据相同的事实和法律,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。这一著名公案是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的文本,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更多的公案。1998年,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,假话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,另外九位大法官又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。他们真的有罪吗?

请看十卜四位法官的判决韦。这些判决书,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,看如一桌法哲学盛宴,让读者得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,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学素养。

美国宪政历程: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

《美国宪政历程: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》并没有就法律谈法律,而是用生动的笔触,翔实的资料,描述了法治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根到开花的历程。联邦最高法院的25个故事所提示的,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发展的一种观念,一种精神。美国宪政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,让读者去细细回味。

上一页
13/3
下一页